一流的师资队伍是筑牢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学校切实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一手抓引进,一手抓培养,为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的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五年来,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力量不断壮大。目前拥有专任教师471人,其中博士137人,博士占比29.08%,而2015年学校的博士人才72名,短短五年之后,我校的博士教师增加了近一倍。
目前拥有高职称教师202人(正高52人、副高150人),高级职称占比42.89%。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柔性)、乌克兰院士团队1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省“151人才工程”人选19人次、首批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8人、计划市级以上各类人才190人次、省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市级重点创新团队3个。
重金投入 打造吸引人才高地
“以人为本绿色关爱,幸福成长。”五年来,学校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人才汇聚效应逐步显现。
“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的购房补贴提高至60平方米的购房补助(约人民币100万元),期满考核合格后追加12平方米购房补助(约人民币20万元)……”2021年9月,学校在中国留学人才网、中国高校人才网、中国博士人才网及部分高校就业网上发布诚招英才公告,以优厚的条件招聘优秀人才。
人事处负责人表示:“自2015年以来,学校筹集各类资金约1亿元用于高端人才引进,确实做到了重金投入,尽我所有。”五年来,学校先后出台《衢州学院“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衢州学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衢州学院高层次人才双聘共享管理办法》《衢州学院人才引进实施办法(修订)》等一批有效促进人才引进的政策制度,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吸引各类人才加盟衢州学院。
2019年,衢州市的公租房“锦西家园”正式交付我校作为人才公寓使用,24位新教师入住并享受2年免费入住人才公寓的福利。这是面对青年教师住房困难问题,探索以政府公租房的方式,吸引和稳定青年人才的又一新举措。
除了在住房问题上主动为人才排忧解难,我校还着力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开通引进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如:率先设立“最多跑一次”人才服务窗口,创新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券”、购房“特优贷”、“人才金卡”等,积极营造利于人才生活和发展的“软环境”,对引进的人才在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便利,最大程度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引培并举 为人才搭发展之梯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校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出台文件办法,采取各种举措,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参加培训培养,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五年来,学校先后出台了《衢州学院关于印发“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青年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实施办法(修订)》《衢州学院青年教师助讲培养方案》《教师国内进修和教职工攻读学位管理办法)》,积极搭建教师培训资源库,加强青年教师培训,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努力开拓人才用武之地。
五年来,共选派近7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为期14天的应用型师资培养相关的培训。选派科级以上干部挂职锻炼,分批分赴衢州市各县区、街道基层挂职锻炼,参与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同时探索高校联系基层合作与服务工作。
通过“柔性引进”,先后引进了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充分发挥院士团队的人才资源优势,带动培养我校专业教师队伍,弥补了学校缺乏“学科带头人”的局限,院士团队可以不定期到学校来指导、科研,学校的研究人才也可以去到团队里面学习、交流,两相促进。
在2021年12月10日召开的衢州学院服务发展大会现场,吴丰昌(院士)团队与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青年博士团队,乌克兰(院士)团队与衢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青年博士团队,俞立(杰青)团队与衢州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博士团队举行了拜师结对仪式。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范蕊博士表示:“与院士团队结队,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平台和资源,开拓了我们的眼界,还在研究方向、项目申报等方向提供了权威的指引,帮助我们快速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
五年来,学校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系统完善分类管理、职称评聘和岗位考核等配套制度,实现了“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较好地激发了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
2018年12月,学校印发了《特设教学为主型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竞聘办法(试行)》,特设教学为主型岗位评聘对象为从事公共外语、体育、高等数学、思想政治理论等量大面宽公共基础必修课教学以及主要从事专业基础课教学的一线专任教师。
2019年初,外国语学院教师赵金贞被评为我校第一位“特设教学为主型”的副教授,激活了广大教师心中的“一池春水”,“这种突破常规的做法值得点赞!”很多一线专任教师竖起了大姆指。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学校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出台政策引导教师热爱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回归教学本分。学校对教师考核评价,要坚持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为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不同类型教师的评价应该有不同的侧重,主要目的就是要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准确定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处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价体系,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
搭建平台,为人才拓用武之地
近年来,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性”办学定位,秉持“有什么样的企业难题,就建什么样的平台,区域有什么样的技术需求,就建什么样的学科方向”的理念,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建立了校地、校企密切合作的纽带,为产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撑,为人才提供一展所学的学科发展平台。这在许多高层次人才眼中,多了别样的魅力。
今年刚入职的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周小龙说:“衢州有不少传统企业急需数字化产业转型,学校又大力支持校地对接,这可以让我学以致用,施展抱负。”周小龙说。依托学校平台,结合自身科研成果,他在服务地方企业方面已初获成效:获批衢州市第三批博士工作站两个,分别致力于开发门业智能化生产平台和泵站智能化云平台、传统企业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升级。此外,他还与衢州市水利局签订了“基于大数据的降雨量及洪水模型预测”技术开发项目,为政府部门数字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鉴于在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方面的突出表现,周小龙博士被评为衢州市第七届拔尖人才(青年拔尖人才)。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展喜兵博士说:“我是2015年来的,衢州是浙江省化工材料产业集散地,化工材料类企业较多,对化材专业的人才和科研成果需求都十分强烈,我的研究方向是高性能有机硅材料应用开发,这正好与衢州氟硅钴特色主导产业契和。”来了之后,他感觉自己所学有了“用武之地”。利用学校重大创新平台和衢州市的产业优势,展喜兵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和市厅级项目资助,不但参与国家重大研发项目,还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发瞄准相关领域和国家电力所需特殊高性能复合材料项目。今年,他与浙江开化七一电力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申报的“新型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体系研发及产业化”被列入国家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1”重点专项并给予立项。
校企通过合作,以“长期发展、共同成长”为利益共同点,不断巩固和发展合作关系,在“提升效益”的共同目标驱动下,将合作关系进一步聚焦到“人才战略”“创新发展战略”上,从而形成持久的价值共同体。
自2017年以来,经过3年多的探索、实践与推广,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建了80余家博士工作站,分布于全市各县(市、区),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电子化学品、高端特种纸、新能源、大数据物流、美丽乡村建设等行业(领域)。博士工作站有力助推了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横向项目数和经费双双实现大幅度增长,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
优秀的团队建设,让学校近年来科研项目实现量与质双提升。自学校2018年开展“三走进、三服务”活动以来,共组织教授、博士服务企事业单位940余家,计3200余人次,有效解决企业难题300余项,帮助企业获得各级各类项目、开发新产品、申请发明专利110余项。
高校之间的竞争最终就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强校”战略的引领下,一个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生动局面正在逐渐形成。当前,学校正以“城市发展的名片、产教融合的名校、省际高校的名牌”为目标,力争成为全国应用型高校建设的“重要窗口”。(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