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扫一扫
上海高校

复旦大学11人获2017年度国家卓异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创历史最佳成绩

时间:2017年11月06日 信息来源:复旦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日前,国家天然科学基金委宣布了2017年度国家卓异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杰青”)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复旦大学共11人入选,创历史最佳成绩,仅次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居全国第三位。

记者在科技处的工作表格上看到,近五年全国重要高校的“杰青”数字逐一在列,而达到两位数的单位和年份则并不多见。“此前,只有北大、清华、中科大等3所高校统一年内有超过10人入选‘杰青’的佳绩,而以往复旦的最高纪录是8人,所以今年对于复旦也是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位负责“杰青”项目申报联系工作的科技处工作人员说。而令医学规划与科研办公室工作人员感到同样欣喜的是,4位医科学者入选,也实现了新的突破。

在与多位新晋“杰青”们交流后发现,除了自身在科研上投入的努力,复旦的学科生态对他们的成长助益颇多。多位“杰青”透露表现,跨团队乃至跨学科的合作是他们科研工作实现突破的“催化剂”。

“目前国内外的科研水平和要求是水涨船高!要想通过科研途径解决临床庞大题目,不能单靠一小我的力量,肯定要尽快强大团队,也要找更多高水平的、可靠的合作伙伴。复旦拥有一片特别很是好的科研合作泥土。”来自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赵曜对科研合作深有感慨。谈及本身的科研心得,新晋“杰青”们透露表现,科研工作能否坚持创新,对接国家和社会庞大需求,特别很是关键。

在复旦读博士,后前往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后又回到复旦工作的张凡分外强调了坚持对创新的意义。“做科研通常经过10年左右的训练才可以明确本身的研究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很紧张,尽管偶然候这个方向不是当下的热点,但只要本身认准是有前途,这种坚持就可能成为创新的基石。”

“围绕紧张的科学题目,针对应用中的现实需求,去开展一些基础研究,实现基础和应用的结合。”在致力于血吸虫基础生物学及防控技术研究20年的胡薇看来,这可能是本身吸引评委目光获评“杰青”的缘故原由之一。

据悉,国家卓异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由国家天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的人才类科研项目,旨在支撑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凸起成绩的青年学者自立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作育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良好学术带头人。该基金项目是每一个科研院校所必争的人才项目,具有风向标意义。每年的资助率一样平常都在10%以内,因此竞争十分激烈。今年,全国有95家单位共198人入选。

自该基金项目1994年设立以来,复旦大学共有115人申请成功,近五年获得较快增加,截至目前共计38人。这些项目获得者已经成为复旦大学相干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其中杨玉良、赵东元、葛均波、金力4位已经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名单制图:方圆;封面制图:张鹤仪)

复旦大学函授报名复旦大学成人高考报名
(作者:佚名 编辑:复旦大学)
上一篇:宗明副秘书长视察相辉堂改扩建等工程施工现场
下一篇:黉舍向导会见华信集团董事会主席叶简明一行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