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扫一扫
云南高校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黉舍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时间:2017年01月06日 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黉舍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通俗高等黉舍,前身是丽江教育学院和丽江民族师范黉舍于2001年组建的丽江教育学院。原丽江教育学院始于1978年,原丽江民族师范黉舍始于1906年,经过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传承与融合,2006年组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黉舍。百年师范教育的积淀,卅年专科办学的实践,黉舍形成了“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服务地方重点产业、服务地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特色和上风,为滇西北经济社会发展、民族连合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丽江、迪庆、怒江“中小幼教师人才辈出的摇篮”。黉舍坚持植根滇西北,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义务,努力建设成为一所立足丽江、服务滇西北、面向云南的应用型地方院校。

黉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周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为基本职能,自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服务,坚持培养“品德好、专业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形成了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等专业和谐发展的办学格局。黉舍致力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推进转型发展,赓续推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教育设施的当代化。“十三五”开局之年,黉舍为进一步弘扬校训精神和彰显黉舍特色,提出了“以转型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发展思路,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推进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至2016年8月,黉舍占地1148.02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2.7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5459.18万元,馆藏纸质图书76.50万册。黉舍现有全日制门生6169人,在职教职员工432人,专任教师34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201人(其中博士10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12人(其中教授19人),“双师型”教师159人,云南省高校教学团队3个,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工作室4个,云南省教育功勋奖获得者1人,云南省师德标兵1人,云南省良好教师1人,云南省良好指点员1人,云南省良好指点员提名奖1人。有来自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兼职教师165人。黉舍开设有48个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建有101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13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有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示范实习实训基地6个。拥有2项国家级(子项目)、64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延续两届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近三年黉舍卒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8%以上,近四年延续荣获云南省高校“卒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

一、黉舍办学基础能力分析

(一)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为改善办学条件,黉舍积极筹措办学经费,2013年至2015年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经费收入分别为12519.58万元(丽江市当局为支撑黉舍升本投入3000余万元)、9468.63万元、8367.57万元,年生均财政拨款分别为1.93万元、1.38万元、1.38万元。

(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黉舍特别很是正视教学条件建设,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用于购置教学仪器设备,持续改善教学条件。2013年至2015年拥有的教学仪器设备值分别达3596.66万元、5414.89万元、5459.18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分别为0.55万元、0.79万元、0.90万元,显明高于通俗高等黉舍基本办学条件响应指标所规定的0.4万元,并且赓续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三)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为知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必要,黉舍在进步原有的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图书馆、办公楼、门生公寓等的使用效益基础上,新建了体育馆、实习实训中间、门生公寓。目前黉舍用于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227328平方米,生均36.85平方米,显明高于通俗高等黉舍基本办学条件响应指标所规定的14平方米。

(四)信息化教学条件

黉舍正视信息化教学条件的建设,近年来建设了教务教学管理体系、网络课程教学体系、财务管理体系、校园门户体系等信息化平台,建设有公共机房、专业机房、录播体系、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信息化阅览室等信息化教学场地。每百名门生拥有计算机40台,接入互联网出口宽带155 Mbps,校园网骨干宽带最高达1000 Mbps,校园内部分区域覆盖有无线网络,基本实现了一卡通;每年引进15门左右慕课资源,选课人数达1万余人次;黉舍建有网络课程资源平台, 该平台已有800余门课程上线,50余门课程完全或基本实现了行使网络课程平台进行教学;自2014年起每年上线一批mooc资源辅助教学,数字资源总量达919 GB;旅游管理、会计等部分专业购置了假造实训软件用于教学。

(五)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黉舍正视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各专业均建设有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内具有教师教育类专业公共实训基地、旅游类专业群实训基地、生物类专业群实训基地、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英力克英语专业群实训基地、艺术类专业群实训基地、体育类专业群实训基地、汉语言文学类专业群实训基地、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实训基地、应用化工类专业实训基地、财经商贸类专业群实训基地、电力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等12个实践教学基地,包含有101个实验实训室,其中旅游类专业群实训基地、生物类专业群实训基地、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英力克英语专业群实训基地等4个实训基地为省级示范实训教学基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具有实践教学工位数3030个,生均实践教学工位数0.5个。

(六)生师比

目前黉舍在职教职员工432人,专任教师34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12人,占32.4%;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201人,占57.3%;师资队伍实力较强,年龄、职称、学历结构较为合理。黉舍有6169名门生,生师比为17.8∶1,每位专任教师平均所教的门生数为17.8。

(七)“双师型”教师比例

黉舍有“双师型”教师159人,占46.0%;另有来自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兼职教师165人,拥有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校外兼职教师以承担实践课为主,专兼职教师团队能知足教学必要。

二、黉舍专业发展能力分析

(一)课程开设结构

“十二五”期间,黉舍赓续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明显。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先后两次(2012年和2014年)周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凸起了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原则,实践性原则和特色培养的原则。二是积极推进学分制,深化管理模式改革,推行选课制,促进门生学习自立性和自动性。三是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同时加大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公共体育等课程的改革。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两大平台。2015年启动“双线式”(即:职业素质教育主线与职业技能教育主线双线培养同步并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周全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步素质和谐发展,更加看重能力培养和素质提拔,着力进步门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拔门生的身心素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周全推进素质教育。

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课程系统的优化中整合并雄厚了课程资源。开设1391门课程,其中A类课程(理论知识型课程)、B类课程(理论实践型课程)和C类课程(实践型课程)的课程门数分别为451门、782门和158门,占比分别为32.4%、56.2%和11.4%,有用强化门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取得可喜成绩,黉舍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教材2本,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1本,云南省高等黉舍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

(二)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黉舍各专业均建立有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目前,黉舍拥有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共136个,其中云南省校外示范实习实训教学基地2个。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的食宿、交通、师资及教学条件优秀,门生实习经费有保障,完万能知足门生熟悉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教学必要。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每学年接待门生16754人次,基地使用时间累计达19004天,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实训时间3.12天;其中接受半年顶岗实习门生828人,接收应届卒业生就业人数占昔时卒业生总数的11.6%以上。

(三)企业订单门生所占比例

黉舍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旅游英语等专业一向与企业合作培养订单式人才,每年为丽江和府洲际度假酒店等企业培养订单门生人数80人左右,占全校昔时卒业门生人数的4%左右。目前,洲际酒店集团与黉舍合作成立“洲际英才培养学院”,每年订单培养80人。

(四)年付出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黉舍比较正视外聘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制订有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对企业行业兼职教师到校授课的相干要求和待遇作了明确规定。目前聘有来自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兼职教师165人,每年聘请兼职教师到校进行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外聘教师年均承担授课课时2000余节,发放课时酬金30余万元。

(五)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目前黉舍校内暂无企业提供的实践教学设备。

(六)专业点门生分布

黉舍设置专科专业48个,所属教育与体育大类(20个专业)、财经商贸大类(5个专业)、文化艺术大类(5个专业)、电子信息大类(4个专业)、旅游大类(3个专业)、农林牧渔大类(3个专业)、生物与化工大类(3个专业)、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2个专业)、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1个专业)、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1个专业)、消息传播大类(1个专业)等11个专业大类,各专业大类在校门生及其占比分别为3890人(占比63.1%)、779人(占比12.6%)、314人(占比5.1%)、220人(占比3.6%)、374人(占比6.1%)、106人(占比1.7%)、54人(占比0.9%)、140人(占比2.3%)、115人(占比1.9%)、28人(占比0.5%)、149人(占比2.4%)。

门生人数超过400人的专业分别有学前教育、语文教育、小学教育、会计和数学教育,门生人数在200人至400人之间的专业分别有英语教育、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门生人数在100人至200人之间的专业分别有酒店管理、生物教育、消息采编与制作、旅游管理、物流管理、艺术设计、供用电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美术教育、旅游英语、广告设计与制作、文秘、化学教育、当代教育技术和体育保健与康复;低于100人的专业分别是音乐教育、经济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市场营销、动漫制作技术、音乐表演、园艺技术、导游、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商务、应用英语、社区管理与服务、休闲体育、食品生物技术、保健品开发与管理、园林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多数专业为近两年开设的新专业或重新恢复招生的专业或已被取消招生资格的专业。

(七)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

云南省六大支柱产业分别是烟草加工业、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旅游业、矿产业、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文化产业,在黉舍设置的专业中与上述六大支柱产业相对接的专业有28个,占专业总数的58.3%;与六大支柱产业相对接的专业其在校门生有2702人,占在校门生总数的43.8%,注解黉舍的专业布局与地方支柱产业结构需求相符合。其中,与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相对接的专业有生物教育、园林技术、休闲农业、园艺技术、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保健品开发与管理等专业,在校门生426人,占在校门生总数的6.9%;与旅游业相对接的专业有导游、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旅游英语、应用英语等专业,在校门生519人,占在校门生总数的8.4%;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相对接的专业有供用电技术,在校门生115人,占在校门生总数的1.9%;与文化产业相对接的专业有动漫制作技术、美术教育、体育教育、跳舞教育、艺术教育、音乐教育、语文教育、体育保健与康复、休闲体育、跳舞表演、音乐表演、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艺术设计、消息采编与制作等专业,在校门生1642人,占在校门生总数的26.6%。

另外,作为师范教育的百年老校,教育与体育大类(20个专业)是黉舍的骨干专业群和上风专业群,在校门生3890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3.1%。

三、黉舍社会服务能力分析

(一)招生计划完成质量

 “十二五”期间,黉舍赓续进步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对社会的影响力,报考门生人数趋于稳固,均超过各年的计划数,而且录取分数较高。黉舍2011年至2015年延续五年报考率(以省招考院投档数据进行计算)保持在101.3%-114.6%之间;黉舍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已录取门生到校就读,延续五年报到率保持在76.6%-80.0%之间。三年制大专每年都有二本线以上的考生报考并被录取,正式录取时的分数均远远超过云南省控制的最低分数线。例如:2015年计划招生2350人,现实录取2381人,录取率达101.3%;现实报到1905人,报到率80.0%。2015年三年制文科和理科最低录取分数分别高出省控制线(300分)115分和68分;2016年三年制文科和理科最低录取分数分别高出省控制线(300分)147分和90分,其中文科类最低录取分数超过三本控制分数线2分,足以说明黉舍的招生生源质量特别很是精良。

(二)卒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各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推行“双证书”制度,即门生完成学业获得卒业证书的同时鼓励门生获取相干职业资格证书。通过推行“双证书”制度,进步了门生获取专业技能认证的积极性。黉舍成立全国职业资格同一鉴定及考前指点点,积极行使校内师资、实训资源面向门生、面向社会开展培训鉴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结果。2013年至2015年卒业生获得国家颁发的与专业相干的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分别为1225人、1251人和1213人,分别占卒业生总数的57.2%、51.4%和59.1%,呈现出稳固上升的趋势。

(三)直接就业率

近三年黉舍卒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8%以上,用人单位对卒业生的写意率较高。2013年至2015年门生年终就业率分别为98.3%、98.4%和98.7%,直接升学率分别为5.3%、5.3%和9.0%,呈现赓续上升的趋势;直接就业率分别为93.0%、93.0%和89.7%,稳固在90%左右。2012—2015年黉舍延续四年荣获云南省高校“卒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

(四)卒业生就业去向

黉舍绝大多数直接就业的卒业生留在云南当地就业,2013年至2015年的卒业生当地就业率分别为89.6%、94.3%和96.6%;多数卒业生是到中小微企业及下层就业,2013年至2015年此类就业占比分别为95.0%、90.6%和90.4%;到国家主干企业就业的门生和自立创业的门生比例较低,2013年至2015年仅分别为2.3%、2.3%和3.8%,但呈渐渐上升的趋势。在直接就业的卒业生中,有50%以上(2015年为53.7%)的卒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相干,此类门生重要集中在与当地支柱产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相对接的专业;其余卒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干度不高,重要表现在教育类专业卒业门生为预备参加各类教师岗位的考试,多数选择在本身的生源地一时就业。

(五)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凸显黉舍上风特色

黉舍积极承接当局购买服务,2013年至2015年服务到款额分别为932.93万元、800.69万元和707.69万元,其中扶贫专项(门生奖助补等)占比分别为90.2%、90.2%和100%,其余为社会人员培训专项收入。此外,黉舍特别很是正视纵向科学研究和横向技术服务等科技服务工作,2013年至2015年黉舍科研技术服务的现实到款额分别为54.5万元、32万元和43.5万元。

1.发挥教师教育上风,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一方面,黉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需求,坚持以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基础教育合格师资为己任,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的办学上风,紧跟时代步伐,服务并引领地方基础教育。黉舍根据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师资的要求,看重发挥教师教育传统办学上风,以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英语教育专业为龙头,通过顶岗实习、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和深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措施,辐射带动相干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延续四年承担“国培计划”——云南省农村幼儿园主干教师培训项目,共培训教师650名,作为专科黉舍,承担国家级师资培训项目在省内专科黉舍中是唯一的一家。另一方面,通过各类履职晋级培训、深入下层等多种渠道,积极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辈理念,让中小学教师得到精神的陶冶、伶俐的启迪和理念的提拔。黉舍每年均承担各级各类教师培训,至今共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近3万人次。黉舍通过为地方基础教育提供合格的师资及智力支撑,获得了地方当局的支撑和认同。

2.增强政行校企合作,服务地方重点产业

(1)服务地方旅游产业,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黉舍结合地处丽江旅游胜地的现实,始终将为地方旅游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作为办学的努力方向,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凸起实践环节,通过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与着名企业合办英才培养学院等多种途径进步门生的从业能力。旅游类专业的卒业生深受用人单位迎接,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成为支持丽江及滇西北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看重旅游专业培训功能的拓展,发挥旅游专业群的社会服务功能,积极自动承担旅游行业企业培训义务,牵头成立丽江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目前在丽江市和迪庆州从事导游等服务工作的人员80%以上都在黉舍学习或培训过,其中开展导游人员、景区景点从业人员、酒店从业人员等各类旅游类岗位专题培训7000余人。

黉舍部分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聚焦滇西北旅游业热点题目,开展《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丽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基于旅游伦理维度的大门生旅游举动研究》《丽江市RBD形成机制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滇西北少数民族地方旅游扶贫研究》《丽江生态旅游游客调查》《丽江经典旅游诗联辑评》等研究,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促进了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尤其凸起的是,杨桂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少数民族地区世界遗产地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云南为例》,重要运用丽江市的资料,以生态学、生物学、哲学、文化学、民族学等学科理论为引导,对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比较周全的剖析;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从对生态文明建设与世界遗产珍爱的关系、滇西北世界遗产珍爱面临的题目、世界遗产地生态文明建设的上风等方面入手,总结出滇西北世界遗产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紧张意义,研究成果得到时任丽江市市长和良辉的高度评价。朱桂香教授主持与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合作开展《老君山国家公园遗产珍爱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世界遗产地珍爱和管理项目”的一部分,在周全分析、调研老君山国家公园2003年列入世界天然遗产以来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以黎明和格拉丹片区作为研究样地,为黎明和格拉丹区域社区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加详细、可操作的对策、措施和建议,项目最终形成的《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遗产珍爱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管理建议》对老君山国家公园遗产地珍爱和管理提供了决策参考。此外,杨丽萍教授主持丽江市古城区 “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引领了旅游行业的发展方向。

(2)发挥科学研究上风,服务地方生物产业

黉舍生科系教师看重三江并流区域生物资源的开发和行使,将生物专业群建设与地方生物产业相融合;与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在黉舍设立高山资源植物联合研究实验室,对三江并流区域的植物资源进行收集,共建丽江高山植物标本馆。对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丽江雪桃贮藏防褐保鲜研究》《不同海拔条件下产生的玛咖品质研究》《玛咖莳植对泥土的影响及改良研究》《玛咖多酚功能性子研究》《玫瑰花花青素产品开发与研究》《鹰嘴豆纳豆保健功能成分研究》等进行研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申报专利4项,有用地促进了地方特色植物资源的行使。尤为凸起的是,与丽江古城管理局合作开展丽江古城绿化建设研究,结合丽江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战略目标,对丽江古城园林植物应用近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充分行使古城的地形和空间,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特征,雄厚古城园林植物种类,依据古城空间结构特性设计绿化景观”等建议,为进一步进步丽江古城的绿化质量,提出了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项目成果获得丽江市2011年度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与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合作,开展《构建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生态文化系统》项目研究,在分析老君山国家公园建设近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老君山国家公园构建森林文化、水文化、农业文化三位一体的生态文化系统,对于老君山国家公园珍爱建设和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生态文化建设的详细建设内容,其研究成果在老君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推进景区资源珍爱、旅游展示、社区建设等工作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肯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获得丽江市2013年度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在院校合作、政校合作、产学研结合中进步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强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和人才支撑的功能。

3.增强民族文化建设,服务文化传承创新

黉舍秉承历史文化名城的精良传统,联合全省乃至全国的专家学者,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研究和地方民族课程的开发,在教师中培养了一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专门人才。黉舍成立了民族文化研究中间、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成立“体育人类学研究中间”,在玉龙县塔城乡成立了民族文化研究基地,加大对民族文化研究的专项投入,支撑教师开展以东巴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研究30余项,尤为有代表性的《东巴经之戏剧发生学研究》《东巴教仪式跳舞与原始体育关系研究》等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发表论文《东巴绘画在东巴教仪式中的应用方法及程式研究》《东巴跳源于纳西族丧葬跳舞的旷野调查》等以东巴文化为主体的科研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徐霞客与丽江》《纳西族东巴画概论》《中国傈僳族歌曲选》《纳西乐舞文化》等90余部;民族文化研究荣获当局奖项15项,其中论文《城市进化进程中的丽江城郊少数民族妇女》、著作《纳西族地区历代碑刻辑录与研究》分别荣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良好成果三等奖,《玉龙雪山古籍文献考释》荣获云南高校古籍整顿研究良好成果三等奖。编辑出版《丽江师范高等专科黉舍学报》(64期)、《丽江民族研究》(八辑),民族文化研究成效明显,积极推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看重将地方民族课程融入教育教学,加大对地方课程的开发行使,开设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东巴画技法、丽江文化发展史等十多门地方课程。艺术系致力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东巴画的研究和传承,不仅在校内举办东巴文化高级研修班,还针对艺术专业发展方向,与丽江天雨工贸集团共建民族旅游产品研发实训教学基地,将东巴画、东巴艺术设计等理念融入到课程系统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例如,由黉舍艺术系师生完成的《东巴旅游工艺品开发设计》项目先后荣获云南省第二届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金奖、第三届“创青春”云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016年“挑衅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黉舍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二等奖等多项奖项。

黉舍教师积极引领地方民族文化建设。唱遍全国的《北京有个金太阳》由我校音乐教师禾雨作词作曲;长期聘请音乐民族学家宣科老师为我校客座教授,向门生教授民族音乐知识。蔡晓龄教授用时四年倾听宣科老师本身的故事和传奇人生,著作了《公民宣科》,近几年经丽江市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出三轮,拍摄的专题片在丽江电视台、古城区电视台播出,社会反响热烈;蔡晓龄教授编剧的普米族第一部母语电影《戎肯》,参加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对世人了解普米族,传承民族文化有紧张的推动作用。和爱东副教授承担丽江市重点项目“印象丽江”造型监理职务,参与张艺谋团队完成“印象丽江”剧场的设计与建设;创作设计的30多件艺术作品被社会采用,如宁蒗县城市标志性雕塑《赤格啊鲁》《连合火》、丽江古城园林雕塑《徐霞客》、丽江行政中间壁画《丽江风光》、丽江市彝学会会徽、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庆典纪念品《蛋生》、“印象丽江”雕塑《云造型》;完成宁蒗县毕姆文化传承研发、民族化老城改造等社会服务工作,为丽江市文化内涵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和克纯教授、木春燕教授、胡文明副教授(云南普米族研究会副会长)等多次受邀到具有近300年历史的丽江古城雪山书院开讲座;杨林军博士多次受邀到古城区电视台作以茶马古道、徐霞客与丽江等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潘宏义先生担任玉龙股份玉柱擎天风景区、丽江天雨工贸集团等20多家企业文化顾问,在河北七修书院、丽江讲坛、玉龙大讲堂等开展各类讲座数十场,受到中间电视台、人民网等数十家媒体推介。此外,黉舍长期以来一向坚持实施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艺术运动,“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服务与下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载体融合”获云南省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重点立项项目;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以“民族打跳”为载体推进滇西北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良好奖。

四、黉舍发展方向和规划

在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建设方面,黉舍存在的重要题目体现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足、黉舍的职业技能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卒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不高、卒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不高、黉舍服务社会的能力还较为欠缺等。基于此,黉舍将继承坚持“以转型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发展思路,周全推动转型发展,增强黉舍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建设。

(一)深入推进教师转型,构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针对师资队伍结构方面存在的题目,黉舍将认真落实转型发展“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构建工程,启动教师队伍结构团体优化举措计划、教师队伍实践能力提拔举措计划、教师业绩考核改革举措计划。完美双师型教师建设方面的制度和措施,积极引进行业企业技术主干担任兼职教师,赓续增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到2020年,黉舍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

(二)优化专业课程系统,大力提拔“双证书”的获取率

完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职业素质教育平台和职业技能教育平台的课程结构系统,大力增强实践教学。赓续创新实习情势,强化实习过程管理;开展专业技能竞赛,进步门生专业技能;继承推行“双证书”制度,完全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大力推进小学期在实践技能培养和职业资格证获取中的作用,进步门生“双证书”的获取率。到2020年,卒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0%。

(三)自动融入地方需求,大力彰显服务社会的功能

按照“十三五”规划,黉舍将自动融入国家和云南发展战略需求,积极适应以丽江为中间的滇西北区域发展必要,大力推进“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战略,增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专业建设与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深度结合,赓续提拔黉舍的决策咨询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将上风专业群的建设与地方重点产业深入衔接,争夺承担更多的当局购买服务项目、纵向科研项目、横向技术服务项目和各类培训项目,使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上风更加凸起、服务地方重点产业的能力得到增强、服务地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特色更加彰显。到2020年,当局购买服务到款额达到1000万元,技术服务到款额达到200万元。

 

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9.17.doc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函授报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考报名
(作者:佚名 编辑: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上一篇:云南教育视界“园丁风采”—周文英把上讲台的每一天都当成节日
下一篇:丽江师范高等专科黉舍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