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扫一扫
山西高校

运城学院音乐舞蹈戏曲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暨蒲剧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20年12月27日 信息来源:运城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12月6日上午,运城学院音乐舞蹈戏曲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暨蒲剧论坛在汉卿楼音乐厅举办。本次论坛由运城学院主办,运城学院音乐系、运城学院地方音乐研究所承办,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运城古涵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协办。运城学院教务处处长李永康、发展规划处主持工作副处长王波应邀出席,蒲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得主,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团长景雪变,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利兵,来自运城各县市的蒲剧表演艺术家、研究专家、音乐评论家、作曲家20余人以及音乐系全体教师和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地方音乐研究所所长杨高鸽博士主持。
    李永康处长为本次论坛致辞,他对莅临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为大家介绍了音乐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方面的发展现状和成效,并邀请各位专家为音乐系音乐舞蹈戏曲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建言献策。音乐系与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达成合作意向,李处长现场为两所学校授牌。
    表演专业学科带头人景雪变教授从“蒲剧艺术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视角切入,梳理了近三年来表演专业在招生、教学管理、学科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参加竞赛活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发展概况和成就,她强调:戏曲传承发展要坚持创新,理论与实践同向并行,不断打造一流学科,培养蒲剧英才,锻造精品剧目。人才是蒲剧持续性发展的有力保障,学校要培养真正的、有分量的新时代蒲剧艺术表演者与蒲剧艺术教育者。
    常利兵教授作了题为《“戏”如人生——关于地方戏研究的艺术社会史思考》的主旨报告,他从学科“内史”和“外史”角度出发,为戏曲学科建设提出建议。针对学科“内史”,一要考虑师资力量组建,将外聘制和本校其他相关资源整合起来,二要注重多学科交流,体现跨学科取向,三是专业课程设置要尽量培养学生形成总体性的专业知识结构;针对学科“外史”,一要在学科建设中注重制度化、例行化建设,二是借鉴田野调查方法,将地方资源引入到课堂,建立学校与地方的实践平台基地,整合优化调研资源,为后期持续性深入研究蓄力。他认为学科“内史”和“外史”要互相兼顾,内外发力。
    蒲剧一级作曲、蒲剧研究专家康希圣,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党委书记王志凯,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艺术顾问原文化局副局长杨福林,盐湖区蒲剧团团长孔向东,国家一级作曲家畅元发,临猗县眉户团团长杨俊鹏,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戏曲科科长黄志群,运城市蒲剧团作曲配器指挥张志勇,运城市蒲剧团演员苏鹏,运城市戏曲研究所编剧薛军凯围绕蒲剧艺术特点、蒲剧唱腔、蒲剧创作、表演艺术特技等主题展开论述。
    最后,发展规划处主持工作副处长王波对音乐系戏曲表演专业的发展提出希冀,他肯定了戏曲表演专业所根植的文化土壤,论述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期待戏曲表演专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蹄疾步稳、久久为功、大放异彩。
    当日下午,音乐系主任杨永兵、教学副主任徐彩虹陪同与会嘉宾参观了音乐系学科专业实验室,随后至音乐厅观看教学成果展示。演出在音乐系关公锣鼓队带来的《出征》中拉开序幕,威风凛凛、气势磅礴,震撼四座。竹笛合奏、板胡独奏、萨克斯重奏行云流水,旋律优美,余音绕梁,沁人心脾。舞蹈《维族少女》舞姿绰约,活泼灵动,如痴如醉。音乐系表演专业学生倾情演绎的蒲剧《杀府》《青丝恨》《柜中缘》《岳母刺字》及技巧展示,唱念做打基本功扎实,一颦一笑巧妙天成,高叹低吟千回百转,声情并茂的诠释了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故事,激起全场共鸣,赢得阵阵掌声、满堂喝彩。音乐系银湖之声合唱团深情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伴随着曼妙悠扬的歌声,运城学院音乐舞蹈戏曲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暨蒲剧论坛圆满结束。
    本次蒲剧论坛的成功举办是我校音乐、舞蹈、戏曲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专家学者们的经验分享将有力促进我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迈向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运城学院函授报名运城学院成人高考报名
(作者:佚名 编辑:运城学院)
上一篇:“全谷物营养与健康运城学院博士工作站”在山西瑞恒农业挂牌成立
下一篇:我校组织开展秀美人生观影主题党日活动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