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红艳是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是绵阳师范学院首届“十佳教师”,任教至今已二十余年。身为人师的她平易近人、亲切可爱,被学生称为“女神”,是历届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抛开教学工作,石红艳还在做蝙蝠的研究,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让石红艳早已习惯了上楼顶,爬窗户,在满是尘土的黑暗楼顶,她细心聆听蝙蝠的声音,为捕捉蝙蝠,不顾形象的趴在满是尘土的地板上,蜷缩在狭小的空间,别人说她是“灰姑娘”“飞檐走壁”,她称自己是“众里寻蝠”。
“‘飞檐走壁’‘钻洞觅缝’她看起来很文弱,但是在找寻蝙蝠的那一刻就像一个女侠,所以我们称她为‘蝙蝠女侠’”。
“我第一次遇到研究蝙蝠的女性,在四川研究蝙蝠的人几乎还没有,女性就更跟不用说了。”
“在野外她是充满勇气和力量的女中豪杰……”
这是央视记者对于石红艳的评价。
众里寻蝠千百度
幽暗而狭小的长廊里,近一厘米厚灰尘的地上布满了电缆线,在手电筒发出的微弱光线中,石红艳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脚步,唯恐不小心被错综复杂的电缆线网住双脚。“楼板是比较薄的层板,已经老化,走在上面要格外小心,我们只能踩着比较粗的木头走,如果踩在其他地方,可能会掉下去”。此刻的石红艳正在四川南充的一栋居民楼里寻找她最感兴趣的动物——蝙蝠。
听到四川南充居民的描述,石红艳的直觉告诉她:那里一定有蝙蝠。“我知道哪里可能有蝙蝠,我就一定要去看看。”石红艳没有耽搁,立即出发来到了南充,那是一栋老式建筑的居民楼,顶楼是木瓦结构的三角阁楼,石红艳和同伴找住户借了楼梯,从狭小的天窗爬上阁楼,伴随着幽暗复杂的地理环境,一声声“吱吱”的叫声让石红艳兴奋起来,她佝偻着身子,继续往前挪动,在昏暗的手电光线下,映入眼帘的是新鲜的动物粪便,这让多年研究蝙蝠的她肯定,这里一定有蝙蝠驻扎,而且是一群。很快,石红艳就在阁楼顶端的柱梁上发现了蝙蝠的踪迹,她暗示同伴不要发出声音,以防吓走蝙蝠。她带着手套,手指使劲钻入两根柱梁之间,当她艰难地拔出手时,蜷在手中的是一只中华山蝠,一行人大喜。就在这时,阁楼的另一个角落里又传出了“吱吱”的叫声,石红艳随着叫声找寻着蝙蝠的身影,终于在三角形阁楼的三角边的最底端有了发现。石红艳匍匐着钻进底端,一只、两只……石红艳递出一只又一只的蝙蝠,阁楼里充斥着一行人惊喜的笑声。
“现在正值五月下旬,是蝙蝠繁殖的季节。”石红艳决定在傍晚时分网捕蝙蝠。她爬上阳台,在阳台上架好捕捉蝙蝠用的雾网,“这种雾网细而柔软,不会伤到蝙蝠,在两边用两根杆,把网拉开,蝙蝠一旦飞过来就会被网在中间,越挣扎网的越紧。”石红艳的精密布局,使从屋檐飞出来的蝙蝠纷纷落入网中,这令石红艳大喜过望。
“中华山蝠是一种常见的房栖性蝙蝠,是蝙蝠科山蝠属的,在傍晚外出觅食,一天晚上捕食一千只左右的昆虫……”石红艳耐心地向居民讲述着这个惊扰了居民的小动物,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文弱的女子,竟有着“飞檐走壁”的勇气。
“潮湿、阴暗的环境是最利于蝙蝠居住的……”当有人告诉石红艳绵阳安县新发现了几处溶洞,石红艳似乎又看到了蝙蝠,选择再一次出发,挖寻蝙蝠的踪迹。
溶洞里的环境复杂,未知性太多,石红艳为了找寻蝙蝠,顾不得这么多,她收拾好装备,选择进洞一探。潮湿阴暗,复杂多变的地形,狭长的隧道,冰冷的地下河,连呼吸都感到压抑,“进洞的时候,脚底下要看稳,头顶要看好,走的时候身体只能慢慢地往前挪动。”越往洞口深处走,石红艳的预感就越强烈,他们离蝙蝠越来越近了。石红艳与同伴匍匐着穿过一个及其狭长的洞口,在溶洞顶部,出现了集群的蝙蝠,倒挂的蝙蝠,耳竖起来不停地左右晃动,石红艳说,这些蝙蝠是大蹄蝠,它们在用耳接收超声波,它们需要利用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
穿过一条地下河,一股熏人的气味扑鼻而来,石红艳说,这是蝙蝠的粪便味,前面一定有蝙蝠,他们悄悄地往前移动,果然,借着手电光,洞穴顶部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石红艳说,这应该是一种鼠耳蝠集群。手电光惊飞了一只只蝙蝠 …… 通过网捕法,她将一只又一只的蝙蝠“收入囊中”,一不留神间,被蝙蝠咬了一口,手指的疼痛完全抑制不住石红艳内心的兴奋感和喜悦感。走出洞口的她丝毫顾不得疲惫感,立即对蝙蝠进行了超声波测试。
“这是大足鼠耳蝠,它的脚比较大,后足爪子尖而且弯,后足和小腿差不多长,这与它们长期吃鱼、小青蛙的食性有关……”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对石红艳此次的探索进行了全程跟踪,并且做了题为《蝙蝠女侠》的专题报道。电视台的工作者本来是对另一个研究蝙蝠的专家进行报道,通过介绍,才知道四川还有石红艳这样一位女性在研究蝙蝠,因为女性研究蝙蝠比较少见,所以他们找到了石红艳,做了一次跟踪报道。偶然的机会,让石红艳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蝙蝠女侠”“飞檐走壁”的事迹浮现于众人眼中。
追寻蝙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石红艳从研究生时代就开始跟随老师研究蝙蝠,别人见她一个小姑娘常年为了观察研究栖息在山洞、房檐等处的蝙蝠,爬山、钻洞和上楼顶,问她:“你不怕蝙蝠吗?”“这有什么可怕的!”在她的眼里,蝙蝠是一种陪伴了她二十余年的可爱的小动物。
石红艳研究蝙蝠,常常在野外定点观察,“每年五月份蝙蝠开始产仔,一个多月后小蝙蝠就能慢慢独立飞行了,我们用标记环给小蝙蝠做标记,记录其特征,第二年去捕捉,通过长时间的标记重捕,就能知道这个地方的种群情况怎么样,蝙蝠的性别和年龄组成,通过不同季节的重捕观察可以知道蝙蝠种群一年四季的数量变化,成员组成,成体多还是幼体多,雌性多还是雄性多,什么时候产仔,幼体什么时候飞,有没有迁徙的现象,冬天在哪里冬眠……”为了追踪蝙蝠的觅食范围,石红艳还曾采用GPS定位跟踪蝙蝠,追踪了它一整晚活动的踪迹,她发现有的蝙蝠在几十公里以外捕食。除了野外研究,石红艳常常奔赴北京动物所、昆明动物所等科研院所的标本馆查看标本。
石红艳说,蝙蝠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类群,属于哺乳动物,很多人可能都以为蝙蝠是鸟类。其实蝙蝠是唯一会飞的哺乳类。蝙蝠栖息的环境比较阴暗,处的生态位和鸟类相似,常常捕食一些农林业害虫、果子、花蜜,传播种子,与人类关系密切。蝙蝠所食的蚊子会传播疾病,但蝙蝠本身却没有影响,因此推测它的免疫系统可能比较强,对于医学研究有很大帮助。有的蝙蝠唾液还含有抗凝血物质,可以应用于医药。“研究蝙蝠是一种基础研究,在我国对蝙蝠的研究较少,基本物种都有混淆,存在疑惑,我们需要研究的东西还很多”。
“国内做蝙蝠研究的人较少,女生就更少了,因为工作很辛苦,常年要钻洞、爬山、上屋顶,一般是男生,但是我认为研究蝙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一旦开始了,就要坚持把它做好,做一件事只有坚持了才会有收获,我会一直坚持做蝙蝠的研究”。
从学生时代到现在,石红艳接触蝙蝠二十余年,参加野外蝙蝠的标记重捕、观察,对蝙蝠的科普知识普及宣传等工作数十余项,最让她高兴的是:通过常年对中华山蝠的标记重捕以及观察,石红艳大致确定了中华山蝠的年龄可达六岁以上,知道了它在繁殖期是雌性集群,这是我国在蝙蝠研究上的突破,也是石红艳自己多年努力的收获。石红艳下一步计划仍然是深入研究中华山蝠,她正在尝试用分子方法去研究它的交配机制及扩散行为,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新发现,石红艳自己也不确定,但来日可期。
飞檐走壁,钻洞觅缝,困难是阻挡不了石红艳对蝙蝠的追寻的,哪里有蝙蝠,哪里就有她的身影,文弱的她正在续写着“蝙蝠女侠”的传奇。
(采写:大学生通讯社 李佳芯 审核:彭康华 编辑:郑智谦)
绵阳师范学院函授报名、绵阳师范学院成人高考报名 |
下一篇::“青春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主题文艺晚会举行
我有话说
成人高考
- 湖南成人高考,湖南继续教育
- 河北成人高考,河北继续教育
- 北京成人高考,北京继续教育
- 天津成人高考,天津继续教育
- 山西成人高考,山西继续教育
- 内蒙古成人高考,内蒙古继续教育
- 辽宁成人高考,辽宁继续教育
- 吉林成人高考,吉林继续教育
- 黑龙江成人高考,黑龙江继续教育
- 上海成人高考,上海继续教育
- 江苏成人高考,江苏继续教育
- 浙江成人高考,浙江继续教育
- 安徽成人高考,安徽继续教育
- 福建成人高考,福建继续教育
- 江西成人高考,江西继续教育
- 山东成人高考,山东继续教育
- 河南成人高考,河南继续教育
- 湖北成人高考,湖北继续教育
- 广东成人高考,广东继续教育
- 海南成人高考,海南继续教育
- 重庆成人高考,重庆继续教育
- 四川成人高考,四川继续教育
- 贵州成人高考,贵州继续教育
- 云南成人高考,云南继续教育
- 西藏成人高考,西藏继续教育
- 陕西成人高考,陕西继续教育
- 甘肃成人高考,甘肃继续教育
- 青海成人高考,青海继续教育
- 宁夏成人高考,宁夏继续教育
- 新疆成人高考,新疆继续教育
- 广西成人高考,广西继续教育
最新文章
-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成都市公
2021年1月26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成都市公......
- 2学校举行中层正职干部寒假专
1月25日,学校在望江校区明德楼举行中层正职......
- 3“大家”讲大家想 馆员讲馆
2021年度专项工作和“圕学讲习所”学习之星......
- 4华西药学院举办“笔墨迎新春
活动现场洋溢着新年的喜悦气氛,老师和同学们......
- 5圆满完成任务!四川大学华西医
2月3日晚,随着G571次列车缓缓驶入成都东站,......
热门文章
- 1校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应邀出席“
6月4日,由国家行政学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
- 2第六届“纳通儒学奖学奖教金”颁
2016年6月11日,第六届“纳通儒学奖学奖教金...
- 3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赴甘洛开展精准
为响应中央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和...
- 4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视察
8月8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
- 5喜迎党代会•媒体聚焦中国日
编者按:在四川大学第八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