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扫一扫
四川高校

喜迎党代会•成就巡礼四川大学着力对接国家及区域发展需求 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加强

时间:2017年06月27日 信息来源:四川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四川大学第七次党代会以来,黉舍始终秉持“振兴民族、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引领时代”的精良传统,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及医疗上风,切实履行作为国家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紧张基地及医学国家队的紧张职责,创新措施行动,自动服务于“一带一起”、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灾后重修、扶贫攻坚、对口支援等国家庞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庞大需求,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模式改革,服务国家、引领社会的能力持续加强。 产学研用结合模式改革:推进校地企战略合作与协同创新   2011年以来,四川大学切实履行作为国家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紧张基地的紧张职责,创新政策行动,深入推进校地企战略合作以及校企改革,积极探索产学研用结合模式改革,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产学研成绩喜人。  黉舍制订实施了《四川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举措计划》22条,成立了四川省首个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周全深化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产业工作。六年中,黉舍与国内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0多个地市和8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了近200个校地企产学研平台,其中,与成都市合作共建了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华西精准医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生物医学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与德阳市、青岛市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了“四川大学-德阳研究院”、“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与常州市、无锡市共建了实体性“生物医药技术转移中间”“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中间常州工作站”,以及“石墨烯复合材料应用研究中间”;与成都天府新区签订了校地协同创新合作协议,设立了4亿元的校地合作基金和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共同筹建5万平方米的天府创新研发中间,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和团队、转化全球高端科技创新成果;与凉山州、宜宾市、成都市高新区等签订了周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校地合作专项资金2.5亿元;与中石化合作,组建了世界首个CCU及CO2矿化行使研究院“中国石化-四川大学CCUS及CO2矿化行使研究院”,联合承担国家科技支持计划项目。六年来,四川大学到校产学研经费60多亿元,2016年列全国高校第5位。黉舍获得第六届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先辈集体和中国产学研促进会“科技创新奖”。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评为A类,列全国高校第7位。  同时,黉舍积极推进校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和校办企业改制,初步建立了黉舍所属企业的当代企业管理框架,校属企业效益持续提拔,校园周边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黉舍“华西国际医院”和“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研究院”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教育对口支援与精准扶贫:创新打造“川大模式”  2011年以来,四川大学积极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把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一项庞大政治义务,赓续深化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以加快发展西部及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目标,结合西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发展规划必要和工作现实,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长途医学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对受援高校予以支撑,周全提拔了受援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荣获了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10周年“典型经验集体”称号。分外是,黉舍积极帮助西藏大学打造高起点、高水平的口腔医学教育高地,于2016年7月,四川大学对口援建西藏大学口腔医学系正式揭牌,成为黉舍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又一个紧张标志性成果。  六年来,四川大学还深入落实中间及四川省委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战略要求,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上风,行使自身人才、科技、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资源,对四川省凉山自治州甘洛县和广安市岳池县等国家级贫困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积极创新高校参与社会扶贫的有用行动,坚持“扶贫+扶智”理念,探索实践教育扶贫、人才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相结合的高校精准扶贫模式,为两县的脱贫攻坚战役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对口扶贫的“川大模式”渐渐形成。  黉舍捉住人才、智力两个关键,着力智力帮扶谋方略、人才帮扶促发展。黉舍组织有关专家积极参与扶贫点规划建设,帮忙甘洛县制订了《甘洛县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修项目总体规划(2013—2015)》、《甘洛县“十三五”规划纲要》、《甘洛县“十三五”经济发展规划》,帮忙岳池县制订了《岳池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岳池县扶贫移民局十三五规划》,并积极为甘洛县工业园区的环境评价及规划,以及省道建设献计献策。同时向岳池县、甘洛县遴派了多名干部开展挂职工作,这些干部们在挂职期间,组织开展了大量扶贫工作,积极帮助两县变化发展理念,创新工作体例,在做好顶层设计、编制建设规划、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脱贫致富项目、推进彝家新寨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黉舍还组织优质师资人才,通过开办短期培训班、现场教学演示、组织专题培训、送教下乡、网络长途教育、专题讲座、现场引导等多种情势为对口县人才队伍开展各类条理的培训引导共计2300多人次,减免各类培训费用40余万元。  黉舍捉住教育、医疗两大民生题目,着力教育帮扶育子女、医疗帮扶解民困。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黉舍十分正视教育扶贫工作,充分发挥研究生支教团上风,先后派出30余名支教同窗前往两地中学开展支教运动。多年来,支教团同窗坚持在当地举办雄厚多样的“爱心课堂”运动,并试点建立了“川大支教班”,在黉舍大力支撑下建设了“梦想教室”,打造了“翻转课堂教室”,为进步当地教育质量做出了不遗余力的努力。同时,支教团同窗组织“情暖甘洛·
四川大学函授报名四川大学成人高考报名
爱心传递·我们在举措” 、“暖冬举措”等各类爱心运动,覆盖当地各个小学,运动受益及参与人数超过数千人次,为当地贫困户和中小门生送去累积价值数十余万元的爱心物质。为知足当地群众医疗卫生需求,黉舍还充分行使华西医疗卫生资源上风,为两地免费培训、接受入院进修各级医疗人员60余名;为两地建设网络医院3个,提供长途教学培训医务人员3800余人次;组织专家团队近100人赴当地开展义诊等医疗卫生服务运动,坚持为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数十名临床大夫举办医学专题讲座。  在对口扶贫过程中,黉舍看重充分调动、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例如,充分行使校友影响力,为当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建设提供帮助;帮助当地龙头企业提拔产品品质和档次,拓展市场;帮助当地引进产业扶贫项目,积极发展有机农业;创办四川大学—甘洛“青年创客空间”,发挥学科专业上风,打造四川大学与甘洛县“双创扶贫”的典型模式;拓荒“绿色农产品进黉舍”通道,将甘洛县农特产企业产品进驻四川大学超市进行产品展销,等等。  在多年来的对口扶贫工作中,四川大学大力推动从“输血”扶贫向“造血”发展的变化,为推进两地脱贫致富做出了紧张贡献,分外是,黉舍通过增强向导、保障经费,实事求是、科学部署,派驻干部、真抓实干,创新机制、分户包干,发挥上风、改善种养,通过对岳池县安家坝村实施精准帮扶,确保了该村于2016年底通过脱贫验收考核,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2017年4月,四川大学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辈集体”称号。 灾后救援重修:“川大力量”贡献卓绝  2011年以来,四川大学秉持“心系人民、仰副国家”的价值寻求,坚持“使地球人都要有灾难的意识,都要有灾难的教育”的理念,把积极参与灾后救援与灾后重修作为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紧张内容,通过灾后重修人才培养、防灾减灾技术研究、灾后重修服务等渠道,实现了从亲历者到救助者再到建设者的三阶转型。  2013年,黉舍全力周全全程参与了“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重修工作,第临时间派出医疗队24批次、卫生防疫队3批次奔赴重灾区,4个附属医院共接诊地震伤员783人;同时在灾后第临时间向来自灾区的85位同窗发放应急补助6.55万元,制订并实施了《地震灾区受灾考生关爱计划》《地震灾区门生就业服务举措计划》等系列计划,组织师生为重灾区捐款捐物共计109.9万元。2014年,黉舍积极参与了云南鲁甸、四川康定地震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第临时间派出3批医疗专家组奔赴灾区救援。2015年,黉舍华西医院第临时间参加了国家首批医疗队赴尼泊尔和西藏地震灾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  芦山地震以后,黉舍还在2013年5月举办了第一个防灾减灾国际论坛—“灾后振兴与国际减灾论坛——汶川灾后重修五周年与4.20芦山地震的经验与启示”。随后几年,为了让更多青年学子参与到灾难救助与灾难防治工作中,每年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日之际,黉舍都坚持以“青年·责任·梦想”为主题每年举办一届大门生抗灾减灾灾后重修国际论坛,汇集包括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内的海内外大门生共同就大门生应当在抗灾、减灾、灾后重修中肩负怎样的责任、发挥怎样的作用进行探究交流,大力激励指导青年学子勇于担当、放眼全球、服务人民,赓续提拔青年大门生服务社会灾祸危急的意识和能力,推动科学的灾难应急工作系统的建立完美。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在积极参与灾后救援与灾后重修过程中,黉舍看重依托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修与管理学院平台及灾后重修管理学科建设,广泛开展了庞大灾难应对研究、灾后重修技术服务、专业人员培养、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教育培训等工作,使得黉舍渐渐成为国际组织和机构培养防灾减灾、庞大灾难危急处理的国际高端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截至目前,黉舍已经培养了灾难护理等专业硕博士生300多人,开展防灾减灾培训5000余人次,为为应对全球灾难危急,深入开展灾难教育,加强人们灾难意识,提拔人类防灾减灾和灾后重修能力,贡献了卓绝不凡的“川大力量”。 医疗卫生服务:高水平履行“国家队”光荣使命  六年来,四川大学四所附属医院为助推健康中国建设,坚持立足西部,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着力深化改革、提拔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指标质量齐升、国内一流,医疗技术水平赓续进步,华西医院延续7年名列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第2位,华西医院、华西口腔医院延续三年分获响应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第1位。同时,华西第四医院成为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中首家三甲职业病专科医院;华西医学中间成为教育部、卫生部共建下属高校医学院首批试点单位。六年来4所附属医院共累计完成门急诊3999.23万人次,各类手术84.74万余台次,出院病人135.65万人次;同时常年组织开展各类义诊运动,受益群众累计数万余人。  六年来,四川大学附属医院积极改善医疗服务举措,引来全国聚焦。附属医院坚持把优质医疗资源向下层辐射,与548家医院建立了区域协同医疗系统,华西网络医院总数达823家,服务人口覆盖5亿人次;积极承担“国家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及主干医师培训等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公益性区域辐射及引领作用,行使对口援建、管理与技术输出、进修学习等刑事,采取派驻人员定点帮扶、查房引导、管理培训、设备支援、双向转诊、长途教学及疑难会诊等措施,自动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下层,直接支援了十余家下层医院建设,对促进下层医疗机构卫生人才培养、提拔下层医院自身造血能力起到了紧张作用,极大地带动了区域团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拔。在中国公立医院社会贡献度排行榜上,四川大学附属依医院延续多年总分位列全国第一。  六年来,四川大学华西各附属医院还积极承担医疗卫生国家救援队的光荣使命,在芦山地震、尼泊尔地震、援疆、援藏、援非、越南事件中国伤员救治等多次庞大公共突发灾祸性事件中冲锋在前,出色完成了多项应急救援义务,一次发挥医学国家队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黉舍附属医院还相应国家卫生计生委“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四川省“千名卫生干部救济民族地区举措”,与多个民族地区下层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对口支援联系,积极遴派临床经验雄厚的医护团队组建国家医疗队支援藏区、派出良好专家支援新疆地区学科建设,对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藏区的协调稳固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3年4月21日,李克强总理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探望芦山地震受灾伤员、慰问医护职工,大力激励了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数年来,黉舍各附属医院一向牢记国家和人民的嘱托,坚持用最好的医疗技术和最写意的医疗服务,服务人民,高水平履行了医疗卫生“国家队”的光荣使命。   效力国家、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六年来,四川大学坚持相应国家召唤,紧跟社会需求,心系人民群众,抱着炽热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社会担当意识,周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黉舍在六年中赓续增强新型高端智库建设和资政服务工作,其中5个智库获批成为首批四川省新型智库;41份资政报告得到中间政治局常委批示。黉舍还积极组织、支撑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提交调研报告、提案、各类意见建议1100多份,获得各类奖励240余项。同时,黉舍充分发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作用,六年来举办对外干部教育培训和继承教育培训3400多期、培训学员18万余人次。黉舍还坚持以感情为纽带,沟通为基础,发展为目的,加大行业、海外校友分会建设,六年来基本实现省级校友分会全覆盖,截止到 2017 年 5 月共成立了各类校友分会 87 个;依托校友会平台,积极促成校地合作,以“黉舍+当局+校友”的共建共享模式,指导黉舍资源落地各地方发展,搭建黉舍、校友、当局合作平台,签订了泸州、德阳、内江、西藏等校地合作协议,建立了“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等平台;坚持与广大校友开展教育、科研、学术等多种文化交流和合作,鼓励和帮助校友在各自的事业中开拓创新,形成母校与校友互相干心、互相支撑、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   责任重在担当,使命重在履行。六年来,四川大学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黉舍综合上风,切实履行一流大学服务国家、引领社会的紧张职责,勇于担当,开拓奋进,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更为宽广,居安思危的意识更增强烈,服务社会的能力持续加强,社会服务取得了周全提高。站在黉舍第八次党代会即将召开的历史大门口,面向将来,川大人将始终铭记国家和人民重托,不辱历史和时代使命,永驻核心价值观在心间,扎根西部,效力国家,服务人民,继承为实现中华民族巨大中兴的“中国梦”雕琢前行。 
(作者:佚名 编辑:四川大学)
上一篇:喜迎党代会•媒体聚焦中国日报头版聚焦四川大学以人为本、真情关怀服务师生职工
下一篇:四川大学举行“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试验计划”引导教师工作交流会暨2017届卒业生座谈会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