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扫一扫
广西高校

口述历史开拓者之歌

时间:2016年08月07日 信息来源:梧州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2016-07-15  点击次数:645

【编者按】回眸历史,1989年11月17日《梧州日报》刊登的报告文学——“开拓者之歌”,作者谢仲文用饱蘸深情的笔触,将梧州学院的前身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创办仅4年的光辉历程予以描述。今日重拾,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开拓者之歌

·

梧州学院函授报名梧州学院成人高考报名
谢仲文·

口述历史开拓者之歌 

 

 

历史的长河,无情地冲刷着岁月的堤岸,一些虚浮的东西,便在这无情的冲刷中悄然隐遁。但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一九八八年九月十八日!

它,标志着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处在伟大征途上的又一个新的起点。这一天,该校的第一期基建工程竣工暨开学典礼在桂谊新村的新校区隆重揭幕!他们终于能在属于自己的校园接受奔向美好明天的洗礼!

然而,谁能相信?一年前,这校园还是一片等待开垦的荒芜土地;而今追溯往事,又怎会不叫人感慨万千!

是的,办学四年,艰苦奋斗的四年,其间又有多少的坎坷与艰辛,岁月——忠实地记录着开拓者执着创业的足迹……

社会,在竞争中推进。梧州这个古老的商埠,也在八十年代雄壮的序曲中苏醒,人们的思维观念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更新。“一切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普遍得到认同。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在前所未有地呼唤着人才。经济要发展,教育需超前。梧州作为广西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港口和西江走廊的中心辐射城市,没有高等学府是不协调的。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专家对西江流域实地考察后指出,广西水电、矿产资源丰富,又是典型的亚热带区,毗邻港澳,也是沟通沿海与腹地的主要通道。但经济长期发展缓慢,主要是人才缺乏。

这,是对广西人才枯竭急切的呼吁!也是为振兴广西迫切的呼唤!

梧州必须筹办大学,而且刻不容缓!

这是历史赋予的使命,这是时代的挑战,这是梧州人民的愿望。

中共梧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在1985年初的一次常委会上作了决定,把筹办大学列为梧州市“七·五”计划的重点项目,并一致推举了常务副市长甘牛同志担任大学筹委主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位作风果断、雷厉风行的常务副市长深感责无旁贷,义不容辞,说干就干。第二天,便邀请了刘志鹏、秦榕年、周泽棣、庄承炎、许柏龄、李毓灵等一批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各方人士成立筹委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迅速开展了工作。

然而,梧州筹办大学谈何容易?一无资金 ;二无师资;三无物质基础;四无办学经验;五还受到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

“梧州没有经济能力办大学”“梧州没有必要办大学,花那么多钱办大学不如用钱买人才简便省钱……”新生事物的开始,存在各种议论是不足为奇的,也是很正常的。

人才是永不枯竭的最宝贵财富。“谁说办大学没有必要?谁说梧州不能筹办大学?没有条件我们可以创造嘛!”筹委会下定了决心: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一定要把大学办好,决不辜负组织的嘱托和人民的期望。

当时的构想是,由财政部、区财政厅和梧州市共同投资兴建,恰逢国家又处在教育经费不足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但筹委会迎难而上,毫不畏缩。他们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赴邕上京,市委书记彭伟宗、市长黄汉云、顾问刘德谦也频繁往返于南宁梧州之间,做了许多关键性的努力。

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二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终于发文同意在梧州市筹建广西财经学院。以广西财经学院筹备处、广西大学梧州分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开展建校工作,并由中央、自治区、梧州市各投资200万元着手进行第一期基建工程。

以甘牛同志为首,李俊康、白瑛、江爱平、张德光、范有才等一大批同志组成的建设者们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毅然确立了“边筹备,边办学,边基建”的指导思想。

当今是商品经济时代,最紧迫、最急需的是造就一整代具有巨大创造力的新型企业家,这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建设者们真知灼见,设置了外贸、企业管理等社会急需的专业。

马上招生办学,而又没有校舍?这使建设者们跌进了冥思苦想的深渊。大家想啊、想啊,“有了!”不知是谁灵感触发,想到了珠山顶上简陋的楼房。一声惊呼!像春雷,打破了沉寂的世界,报道了春天的来临。建设者们个个精神振奋,人人动手,一番辛苦之后,这幢旧房便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广西大学梧州分校的前身——临时校舍。

还没有等气喘过来,他们又四处物色,搜罗师资人才,顾不上路途的劳碌奔波,不辞劳苦。不久,便迎来了第一批甘为大学做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继而又完成了招生任务,实现了当年筹备、当年开办的愿望。为大学揭开了新的一页,谱写了新篇章。时间——仅仅用了半年。如此的速度和效率,在广西的办学史上尚属罕见!奇迹么?这是创业者创造的奇迹!其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莫以豪、钟景庵、吴永威等同志也从武汉等地纷纷前来,加入到广西大学梧州分校拓荒者的行列,并担任了领导职务,成为了重要的骨干。

要建校,就要有校址。

梧州——这个美丽的山城、迷人的水都,要找出一块空旷地办大学是没有那么容易的,也是众所周知的。建设者们历尽艰辛,翻山越岭,为寻找这块培育人才的土地流尽了汗水,踏破了铁鞋,长达一年之久,还得不到一个较满意的选择。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办大学也要分秒必争!此时,梧州市四大领导班子再听取了汇报,反复比较了各个可能的选址后,当机立断:定下吧!基建总体规划好,交通方便,环境恬静的“鬼儿头”为最佳选择。占地约250亩,黄汉云市长还欣然为这个地方命名为桂谊新村。

基建终于赢得了时间,进展迅速,不妨请看——

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奠基;

一九八七年八月十日破土动工;

一九八八年六月十二日,能容纳一千学生的教学楼、行政楼落成;

一九八八年九月全部乔迁新校址。

学校,走上了正常的轨道。这里面,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与汗水。

去年八月的一天,暴雨初晴,道路泥泞,甘牛等校领导仍坚持按原计划去检查学生宿舍的工程进度和质量。甘牛同志实在是太累了,终使他跌倒在工地,脚被吊机卷索划破,鼻梁额角鲜血直流,左臂被扭伤。在场同志将他扶起时,他还说:“没事,没事。”此刻,大家又能说些什么呢?

这种故事,在众多创业者的身上还能找到许多、许多。其中有不顾癌疾威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邱艾军同志,有把余生全都作了无私奉献的潘荣邦同志,学校的拓荒者们艰苦创业,不断奋斗,光和热,在尽情迸发、凝聚。大学,从无到有,由小到大。

办大学,终于由梦想变为了现实。目前,学校建设已初具规模。

逐步健全了职能机构。开设有企管、外贸、会计三个系和成人教育部,有企管、外贸、会计、外贸英语四个专业,全校教职员工中具有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1人。在校学生近400人,既有专科生,又有本科生。

有关教学设施齐全。拥有电脑室、语音室、英文打字室和实验室,还有电脑激光排版等设施,各类藏书近七万册……

到目前为止,共完成建筑面积二万平方米。有宽敞的食堂;颇具现代特色的教学楼、行政楼;崭新的两幢学生宿舍和三幢教工住宅楼矗立校区。共有八条四百米标准跑道的运动场已开方完毕。校区道路井然,绿树成荫,各式花圃异彩纷呈,环境优雅。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能在艰难的环境中诞生!不能不归功于有一个团结一致的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也不能不归功于领导者气魄、眼光和胆识。

从六百万元资金开始创业,广西大学梧州分校能有今天的模样,用建设者的话来说:“更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离不开自治区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爱护。”韦纯束、覃应机、李振潜、黄云、骆明、王蓉贞、侯德彭等自治区领导和教委领导曾多次亲临学校视察并指导工作;该校的名誉顾问费孝通教授十分关心学校的建设;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也来电要亲自为该校培养高级师资。广西大学原教务处处长李淑嫒、马来西亚肖兆祖男爵欣然应聘为顾问。香港中文大学邀请该校组团前往考察并同意免费接纳进修人员。香港友人罗希文、罗炳寰赠送给这个学校急需的教学设备,大大加快了学校建设的步伐。

  “园丁花木巧杯棬,万紫千红簇绮筵。”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创办四年,共向社会输送了三批毕业生,他们在区内各条战线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的当上了厂长、经理,有的担任了处级干部,而在当今的一些热门职业和重要部门中,也有该校的毕业生在努力奋斗着。追踪调查表明:这个学校的毕业生是受社会欢迎的。

今后,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将向何方发展?

创业者的眼睛总是注视未来,他们的道路永远是向前的。正如校长甘牛指出:“以面向广西、服务广西为宗旨,突出办学的职业性、适应性和实践性,造就社会欢迎的经济类人才。同时,加紧对外联合办学,发展校办公司企业,把学校办成集教学、科研、经济开发相结合的统一实体。”学校的决策者们真不愧具有教育家的思想、经济家的头脑和战略家的眼光!

谁都不会否认,也谁都不能否认该校已经取得的初步成绩。成绩面前,学校建设者们没有自喜,也没有自封。学校的领导班子提出了“团结、奋发、求实、创新”为办学精神,并率领着全体教职员工以更加坚定的脚步、踏实的工作去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佚名 编辑:梧州学院)
文章热词: 口述 历史 开拓 开拓者 之歌
上一篇:我校召开在读博士教师座谈会
下一篇:校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