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扫一扫
湖南高校

读懂中国-我和我的祖国龙佳解木槿花开

时间:2019年07月09日 信息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清晨,窗边的木槿,开了。

 

看着这一株株开放的木槿花,不禁让我想起那个如木槿花般坚毅的老人,思绪流转。那是湖南大学老教授龙佳解教授。伴着阳光、花香,龙佳解教授仿佛携着镌刻的岁月从时光深处向我缓步走来。龙佳解教授的故事和那一代人的青春,就这样,一帧帧、一幕幕在眼前展开。

 

1967年,15岁的龙佳解作为知青到湖南省常德县断港头公社黄家卜大队插队落户,这一干就是5年。农村的这五年里,龙佳解深入农村,体验农村的生活。直到1973年底,龙佳解才有机会入学哈密地区师范学校。从知青下乡再到入学师范,十年磨一剑,就像那枝依旧绽放着的象征着坚持的木槿,龙佳解多年来坚忍和蛰伏终究没有白费。正如丰子恺先生在《缘缘堂随笔》中曾说到:“数千万光年中的七尺之躯,与无穷的浩劫中的数十年,叫做‘人生’”。是啊,有苦有痛,才是人生。

 

从哈密师范毕业时,恰值毛主席逝世。一代伟人,溘然长逝,秋风含悲,一颗巨星陨落中华大地。消息传来,似晴天霹雳,全国上下,顿成悲痛的海洋。回首这一路风雨历程,毛主席真正达到了”看到自己,看到天地,看到众生。”这三点境界。这种精神,穿越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我们对毛主席的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今朝,抬头看,天上,人间……

 

麻雀栖在木槿枝头,十分吵闹,就这样,思绪被打断。望着窗外的木槿,木槿花彷佛不似清晨那样鲜活,但却依旧努力的直身抬头向上生长。

 

是啊,木槿花,朝开暮落,但每一次凋谢都是为了下一次过更好的开放,木槿花代表着的,是坚毅,是永恒。恰如日升、又日落,春去、又秋来,四季轮转,却生生不息。那是龙佳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坚守,更像是那时的中国,纵然在这动荡的十年里,有低潮、纷扰,依旧挺直风骨。这十年,是艰难探索的十年,十年来,科技成果突出,氢弹、人造地球卫星、核潜艇等镇国大器接相问世;这十年,是不屈不畏的十年,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千千万中国人民齐力共进,携手走过风雨,历尽磨难却矢志弥坚。

 

木槿花瓣飘落几片,看着这片片似若柳絮的木槿花,思绪又被拉回到1977年。

 

七七年的那个冬天,邓小平同志领导恢复高考,将制度的枷锁打破。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用梦想和希望驱散了寒冬,关闭了十年的高考考场重新敞开大门,无数人的命运崭新出发,这其中,就包括24岁的龙佳解。就这样,龙佳解在新疆参加高考,并以哈密地区文科第一的成绩顺利进入复旦大学哲学系,高考,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龙佳解上大学的那一年,改革开放破风而来。一时间,春风吹遍神州,《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那时,时代变了,似乎所有的东西都变了,有一种万物苏醒,肆意生长的势头。大街上,青年们紧追着潮流,不再穿着带补丁的衣服,穿着喇叭裤、花格衬衫,戴着蛤蟆镜,烫着卷头发;商贩也多了,买东西方便多了,不再拿着粮票兑换了;那时候,大学流行的是舒婷、顾城的朦胧诗,宿舍里录音机中都会飘出邓丽君的“靡靡之音”……那时的校园,学术氛围浓厚,大学校园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每一个刚刚入学的大学生都希望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能够大展拳脚,龙佳解也深知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复旦求学的这四年里,他一直刻苦学习,刮摩淬励,致力于把学问做细做精。在课余时间,图书馆里经常是座无虚席,甚至晚上他和同学们会利用水房的灯光吸取知识的养分。四年充实的大学生活让龙佳解学到了实用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同时,他也感受到了时代赋予在每个华夏儿女身上的责任和使命。

 

大学毕业后,龙佳解被分配到安徽省淮南矿业学院教书。被分配做当时并不被看好的高校老师的工作,龙佳解丝毫没有怨言,他说,“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鼓舞着我向前,我可能做不到成为苏格拉底那样只为探求真理的伟人,但我可以尽我所能的将真理和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学生。”工作两年半后,龙佳解被调任湖南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此时,正值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国家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龙佳解因此深受启发,研究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方向,和身边的同事老师一起致力钻研马克思主义。教研室的老师们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都互相帮助、鼓励,一起钻研学术,解放思潮。马列教研室主任曾锡老师会经常组织听龙佳解的课,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由于龙佳解教的学生是土木专业,朱松乔老师专门带着龙佳解到土木系的专业教师那里,去请教土木建筑工程中哲学问题,探讨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关联的土木工程案例;邓树增老师会给龙佳解讲解做研究的方法,使土木系的学生能够联系专业,将知识内化......

 

由于政治课常常不被同学重视,加上课本多年来未更新,如何增强政治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成为难题,教学面临挑战。为此,龙佳解定期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同学的想法,将同学们感兴趣的点融入课堂,同时还将本专业前沿性课题加入教学,以学生更加喜闻乐见的课堂形式教学。不唯书、不唯上,以批判分析的头脑从事教学是龙佳解多年来所坚持的观点,敢于质疑权威,发散思维,使他能够打破课本中的垄断思维,走在教学的前沿。

 

多年来,龙佳解一直关注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在此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将中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更好地结合。应对这种挑战,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龙佳解认真的研读文本,破除简单化的理解,吸收其他研究者的新视角和新释义,留心新的表达方式;进行跨学科阅读,除了重点研读马恩经典文本外,对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和解释学方面的知识也有涉猎,吸取别人好的视角、观点和方法。他着眼现实,结合历史和发展国情,并对比中西方发展,多次深入实践,最终完成著作《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哲学思考》《哲学思辨与改革开放》等。

 

84年至2018年退休,龙佳解教授一直在湖南大学教书。34年来,龙佳解风雨无阻,一节课也没有落下过,始终践行“教学是首位。”;34年来,刮摩淬励,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研究方向上取得很高的成绩,有研究课题多个,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多篇。龙佳解和他的同事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几十年如一日的共同努力下才有了今天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骄傲成绩。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就了龙佳解。

 

心怀鸿鹄之英才,拾薪助火研学术!

 

手中拿着《湖南大学学报》,看着一篇篇龙佳解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龙佳解教授的故事、那些过往的斑驳岁月片片剥落,不断在脑海中浮现。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经历过贫穷和饥饿,也感受过富足和幸福,他,与祖国同命运,和母亲共成长。龙佳解教授是幸运的,他紧紧抓住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实现了梦想,也见证了共和国从激荡的年代,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化解危机,迎来柳暗花明的沧桑巨变和祖国母亲从未弯下去的脊梁!龙佳解教授的经历或是时代的洪流中平凡的一个,但是滴滴点点的平凡中却印刻着共和国的发展足迹,折射出那一代人青春的印记,那一代人梦想的缩影,他们与风雨中的中国,从那激荡的80年代到21世纪,三十年间的大变革大背景下,一起成长,一路风雨兼程,从世纪的风雨中顽强的走过!

 

晨曦下,窗外的木槿花开地好像更加茁壮,更加馥郁芳香了。阳光洒落,闪耀着坚韧的美丽!

 

湖南大学函授报名湖南大学成人高考报名
(作者:佚名 编辑:湖南大学)
上一篇:纳米材料与器件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图文
下一篇:读懂中国-我和我的祖国周良驹家国情与湖大缘图文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