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扫一扫
上海高校

我校校友田博之获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荣誉

时间:2016年03月13日 信息来源:复旦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我校校友,芝加哥大学的化学系助理教授田博之,继获得2012年度35位“世界顶尖青年创新家”荣誉称号后,近期又获得了美国总统奥巴马授予的"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荣誉。这项荣誉,是美国政府给与那些在独立研究的起步阶段的学者和工程师的最高奖励。

我校校友田博之获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荣誉

田博之1998年9月被保送至我校化学系,入学后两年,于2000年5月成为我校第三届莙政学者。2001年“3+3”免试直升为我校化学系硕士研究生,师从赵东元教授。攻读硕士期间,他就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了8篇论文,包括一篇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Materials发表的论文,并获得了7项第一发明人专利。

2004年硕士毕业后,田博之被破格同时授予博士学位,并获得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师从全美十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查里·李博(Charle Lieber)进行研究。哈佛毕业后,他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并活跃在国际科学研究相关领域的创新前沿。

我校校友田博之获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荣誉

田博之校友的访谈录

记得那是1997年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中,我很幸运获得了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陕西赛区)一等奖,并被选拔进入全国化学奥林匹克冬令营竞赛!在这次竞赛中,我具备了全国高校的保送资格,当时在众多的高校中,我很荣幸地选择了“复旦大学”这所对我现今人生都产生重大影响的百年古校。也更加感谢这位百岁的老母亲选择了我,改变着我!

在当时,复旦给我的印象不仅是综合实力强大、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而且是富有朝气、有创新感、有时代气息的一流学府。“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在我拿到复旦大学的宣传册时就深深的印在了脑海中。复旦大学经历近百年的沿革,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中心之一,具有广泛紧密的国际联系,学术交流活动非常活跃,我之所以选择就是因为它可以给我非常广阔的空间来展示自我,来完善我自己!

青砖房 林荫路 还有那些复旦人

我初次步入复旦时,便感受到了一种视觉上的震撼。复旦校园风景的优美,建筑风格的独到令我耳目一新。处处的颜色都是那样的亮丽,轮廓都是那样的鲜明与和谐。这些都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回想起在复旦的每一天,青砖房、林荫路给我留下过很多回忆。在我眼中,二教旁边的林荫道是复旦最美的地方。每当我步入其间,都有一种放松与舒适感。我怎么样也忘不掉在“晨读”石旁读书的惬意,在相辉堂前草坪上阳光的温暖,在图书馆里读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书来开拓眼界。

本部宿舍是大学期间最令我难忘的地方。如今脑海中还时常浮现那些六兄弟深夜卧谈,与联谊寝室的同学一同开生日Party的情景……如今耳边还时常响起上下床咯吱咯吱的声响,水房里自来水哗啦啦的流动声,传达室老伯爽朗的笑声……那些其乐融融的景象以及给我们带来的无尽欢乐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我们寝室里的六兄弟之间的情谊更是我一生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永远珍藏在心中。我与一些当年的大学同学也仍然保持着联系,通常是以打电话或者发电子邮件的形式。在放假或者过节的时候,大家会聚在一起,说笑些珍贵的往事,回忆在复旦的很多趣闻与感受,谈谈目前的生活,探讨将来的计划等等,不亦乐乎。

浓厚的人文气息 无尽的挑战与机遇

来到复旦面对这么多丰富的条件,我当时的感受便是我要积极主动的在复旦充实自己,过好每一天,充分感受复旦的学术、人文气息。

复旦的讲座之多、覆盖面之广历来享有盛名。我听的讲座多为科学研究类的,不少都来自于国内外知名的研究人员,甚至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演讲者良好的气质、丰富的研究经历和成果、各具特色的研究风格和方法,常常令我有耳目一新之感,听下来的确得益颇丰。人文方面的讲座也对我受益匪浅,对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个人整体素养都大有裨益。

复旦不仅给我提供了浓厚的人文氛围,更给与了我无尽的机遇和挑战。不仅培养了我的科学素养,更使我有更多的动手与实践机会,来把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化学系有很多优秀的课题组,这些实验室都向本科生开放,让喜爱科研的同学如鱼得水。另外,大多数实验室的科研领域广,研究方向处于国际前沿,这些都为我们增长知识面,激发研究兴趣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记得我大二时一篇暑期实践活动的研究总结论文被发表了。当时非常激动,并暗暗下决心要创作出真正意义的高质量的科学论文,因而我选择了进赵东元教授的课题组,开始了我的科研之路。

我校校友田博之获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荣誉

赵东元教授是我在化学研究方面的指路人。从我进实验室起,他就热心地给予我大量的指导。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他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利用非水相合成介孔材料,让我非常感动。赵老师知识丰富,思路敏捷,每次得到他的指点之后我都犹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赵老师有着非常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研究精神。这些对我的影响都非常大,我也一直在努力向他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在他的指导下,我有了很大的进步,领略到了科学的魅力与无限潜力,对科学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

除了科研上的帮助,赵老师对我在生活中的关怀如同父亲对儿子,体贴备至,并帮助我成长;又像是挚友,平易近人,无话不谈。他对我的知遇之恩将令我终生难忘。现在每每跟赵老师联系,听着他那慈爱的话语,都有如沐春风之感。

在做课题时,我也曾有放弃的想法,因为我总是找不到影响某个实验的关键的几个因素。我不断告诫自己,“千万不能放弃,一定要坚持,就像当初准备化学竞赛那样,咬咬牙一定可以冲过去。”

从“莙政学者”走向Nature

我于2000年5月有幸成为复旦大学第三届莙政学者中的一员。“秦惠莙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的宗旨就是支持有志于科研的本科学生,创造条件,帮助其利用暑期和课余时间接触科学研究,使其了解和获得科学研究领域工作的训练和经验。

在完成“莙政学者”项目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宗旨对我们的意义。在本科一二年级,我就迷上了化学,梦想着自己以后成为一位优秀的、在化学领域有所建树的科学家。课本上浅显的理论知识不能满足我的求知欲望,我便经常在课余时间泡在图书馆查资料。

久而久之,我内心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并付诸实践的想法。“莙政基金”为与我抱有同样想法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我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申请书。

“莙政学者的灵魂是创新”,这是陈竺院士讲过的一句话。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正是现今社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刚进入实验室的时候,我对自已的课题并不了解,更谈不上所谓创新。于是我花了三个多月时间大量的阅读相关科技文献,在阅读文献时,我采用对比的方法理解和分析文献的要点。

我总是问自已,如果让我去完成这项实验,我会如何下手,会如何分析实验结果,如果与文献作者不同,那么原因是什么?我应如何改进等等。再比如说,遇到结果类似的文献,我会将它们作仔细比较,分析其在实验和理论上的差别,并分析它们的共性。久而久之,我便从文献中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设计实验的思路,这也为我今后的在科研中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做“莙政学者”的头一年内,我几乎将自已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做实验和看文献上,真正接触了科学研究的前沿。我的第一个课题是三维纳米孔材料的优化合成,该课题难度较大,并且涉及较多的胶体化学原理。起初,自己的实验很不顺利,三个月内尝试了十几种方法都不奏效。我当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在导师和学长的帮助下,我自学了大量关于胶体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理论。

正是这些自学而来的理论,帮我找到了实验的突破口,顺利地攻克了我的第一项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领悟到了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例如如何学习前沿理论,如何用理论指导实验等),而且坚定了自己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信心和继续在科研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更重要的是,我真正感受到科研的乐趣。

作为一名“莙政学者”,我最大的感受是一定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有大胆的想法,这实际上就是创新。当然,这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上。

实验室良好的氛围和科研环境,以及这一年的锻炼对我后面正式读研究生时快速融入实验室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在其间培养了良好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益匪浅。

因为喜欢,所以坚持

在多学科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今天,我深深地感到,具有这样综合知识的人才才是当前学术界所迫切需要的。也许我显得所有的成绩可以算是我的一个小里程碑,我认为最大的成功其实很简单:我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我坚信自己会一直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走下去,朝着自己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向前走,用我的自信大胆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取得人生中的美好收获。

感谢复旦――在复旦的六年,对我是非常重要的。从一开始对化学的单纯且懵懂的喜欢,进而逐渐认识到化学研究的内涵(包括研究者的态度、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等),到现在决定沿着“学者”的道路继续走下去,这些都归功于在复旦的经历。是复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活跃的学术环境、复旦可敬的老师们和同学们教我进步,领我成长,这些都将珍藏在我的记忆中,是我极其宝贵的财富。现在,我一如既往地做着我喜欢的研究工作(设计、合成、表征、测试……),依然有不断的挑战,有接二连三的失败,但我知道我会坚持,因为我喜欢,这就是我的选择。

(注:“莙”字实从竹君声,经李政道先生同意,网络上暂用“莙”字代替。本文收录于《复旦改变人生 · 笃志集》,出版时间为2005年9月)

复旦大学函授报名复旦大学成人高考报名
(作者:佚名 编辑:复旦大学)
文章热词: 我校 校友 荣誉
上一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我校成为首批试点院校
下一篇:Science杂志发表包信和院士潘秀莲研究员团队煤气化直接制烯烃研究成果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