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扫一扫
辽宁高校

弘扬传统文化艺术 领略古琴独特魅力

时间:2016年10月04日 信息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江上调素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9月28日下午,大连理工大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列活动“文苑”第26期——“泠泠七弦音闻而知雅意”主题展演在八角楼A301圆满落下帷幕。本期“文苑”活动是由辽宁省文化厅及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艺术教育中心协办,邀请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琴艺术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沈阳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教师顾永祥等嘉宾组成的古琴团队来校演奏。琴音袅袅,如痴如醉,令在场师生充分领略古琴的独特魅力。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周福战,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张一凡,辽宁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琴艺术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顾永祥,大连古琴研究会会长徐横夫及其夫人杨道立女士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吸引了众多老师和学生,现场座无虚席。周华翔老师的《高山》有“峨峨兮若泰山”之势,而刘育诚老师的《流水》则是“洋洋兮若江河”。《高山》和《流水》让我们不禁想到了伯牙子期流传千古的佳话。孙菌荫老师的《子夜吴歌》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的意境。赵大鹏老师的《梅花三弄》清远幽深,实有梅立雪中之感。而顾永祥老师和姚屹东老师共同演绎的琴歌《秋风词》哀怨如诉,《阳关三叠》情真意切。所谓余音绕梁,大抵如此。

古琴和其它艺术融合的演出更是让全场掌声经久不息。李金虎、杨明、孙菌荫三位老师献上的古琴、吉他、人声《明月几时有》,中西合璧,使人耳目一新。李金虎、赵大鹏、王东、王永华四位老师演绎的《平沙落雁》则将中国传统乐器——古琴和箫融合了沙画,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曲调悠扬流畅,与沙画相得益彰,为现场的观众提供了视觉和听觉的全面享受。

而最后的琴曲《欸乃》更是把古琴、书法、茶艺“三合一”,回味悠长,使人不禁联想到柳宗元的诗句“欸乃一声山水绿”,颇有山水之闲逸静雅,为演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观众们纷纷拿起手机录像或者录音。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姜小岑说:“我一直都很喜欢中国古典音乐,今天的古琴展演很精彩,祝文苑越办越好。”

活动现场还有观众在微信工作平台的互动,大家纷纷留言,赞叹展演的精彩,为古琴的独特魅力而深深折服。活动最后,主持人通过微信互动随机抽取了十名幸运观众,并赠予精美礼品。

自“文苑”创办以来,一直积极挖掘校内校外优势文化资源,通过文化讲座、文化展演、文化沙龙、文化探寻等多种载体和形式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在师生中获得了良好反响。接下来,“文苑”还将推出一系列精彩绝伦的展演活动,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张平媛

大连理工大学函授报名大连理工大学成人高考报名
(作者:佚名 编辑:辽宁大学)
上一篇:两学一做信仰锤炼坚强党性 理想铸就不渝追求
下一篇: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成恩带队访问西藏大学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