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扫一扫
广东高校

大学精神大家谈思政部、经管系分别举行“大学精神”主题研讨

时间:2016年06月19日 信息来源:惠州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本网讯  大学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所知名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这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大学魅力之所在,更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在大学之间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大学精神的塑造绝对是必不可少且尚需加强的一个重要环节。近期,我校掀起多场“惠州学院大学精神”主题研讨会,师生们反响热烈。

 

思政部“大学精神”主题研讨会

6月3日上午,一场关于“大学精神”主题研讨会在思政部办公室举行,思政部教师围绕“大学精神是什么?大学应有什么样的精神?惠州学院应凝练什么样的大学精神?”等三个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杨桂森教授认为,大学之“大”,就像孟子所说,应是指带有光芒的东西。从历史上看,今天的大学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大学应通过自身精神的弘扬,塑造学生的人格与思想,引领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大学应该培养仰望星空的人,培养具有普遍情怀的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思政课教学应融入大学精神、人文精神,思政部要参与学校的博雅课程建设,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思辨能力。思政部吴恒亮副主任从教学实际出发,认为大学在人才培养人上,应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郑广祥老师认为,大学精神的探讨,离不开价值选择与价值批判,更不能脱离现实,脱离社会,脱离时代,孤立地去谈大学精神。洪小兵博士则从哲学的角度阐述对大学精神的理解,认为大学在传承知识和文化的同时,应体现出反思与批判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创新知识和文化,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思政部支部书记许金泉结合他在数学系工作的经历,认为数学系“积微小,至宏大”的系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同样可以用到思政部工作的各个方面,从细微处入手,精益求精地做好我们的教学工作。

思政部雷吉来主任认为,从一般意义上说,探讨大学精神,应把握好几个关系问题:一是变与不变的关系。无论经济、科技、社会如何变化,但大学精神从她诞生那时候起,其精神内核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大学永远是追求真、善、美的神圣之地,变的只是对其精神品格的持守、完善与升华;二是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系。大学精神往往反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我国清华、北大等高校即是典范,但也反映学校历史沿革、办学定位等学校固有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两者的有机融合;三是本土性与人类文明共有价值的关系。大学不可能遗世存在,除要传承弘扬本民族文化精髓外,还要涵育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以开放心态传扬人类文明的普遍性价值。具体到我们惠州学院的大学精神,他认为可以用三句话十二个字来提炼,那就是:静于修身,专于问学,志于成才。

宣传部部长金伟及宣传部相关人员参加了研讨会。

经管系“惠州学院大学精神”研讨会

6月8日下午,经管系在系会议室举办了“惠州学院大学精神”研讨会,经管系领导班子与全系教师针对惠州学院大学精神的内涵以及怎样提高学生们对于惠州学院大学精神的认同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系党总支书记曹仓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并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希望借本次探讨的方式,倾听各位专家学者的见解,并希望老师们能在今后的教学中身体力行地去践行大学精神。

研讨会气氛异常热烈,各位老师都积极发言。胡瑞卿教授提出,大学精神在于培养各种类型的学生,培养的方案应与时俱进,具有时效性,并认为要在经管系师资队伍中挖掘出一批专心做学术研究的老师。

林宽教授以世界多所知名大学的校训作为引入,提出大学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批判和人文的精神。尤玉平教授认为,大学精神应具有批判性,要讲逻辑讲事实,要培养学生敢问的思想。对于大学生能否承担国家未来,大学精神尤其重要。朱永德教授则从大学精神的抽象和具体、共性与个性两个方面对大学精神进行了举例说明。钟顺东教授指出,大学精神在于办学方向,应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多让企业进课堂,学生进企业。郭萍副教授表示首先要让学生精神自由,而后才可能会有创造精神,大学生在大学中不仅要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尽量全面涉猎各方面知识来武装自己。

郑党生副书记表示,大学里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要利用良好的班风、系风、学风来培养大学精神,也要培养广大师生团结奉献、教书育人的精神。柴静副主任认为,大学是一个师生自由开展研究的场所,而学习和做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大学也是一个在自由研究上自由选择的场所,而它必须求真务实之后才能创新,做人做事都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最后张敏主任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大学精神是历史积淀形成的文化精神,大学精神是一种精神品质,是一个大学的精神脊梁,不应该单单只是一个人、财、物的集散点。她还指出,大学精神应该拒绝功利主义,应培养师生的人文情怀。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和学生是塑造大学精神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有责任有担当,不应该随波逐流,要沉下心专心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以实际行动来形成良好的班风、系风、学风,坚守崇高的大学精神。

 

撰稿:思政部  经管系

审稿:雷吉来  曹仓  审核:金伟  签发:赵日兴

惠州学院函授报名惠州学院成人高考报名
(作者:佚名 编辑:惠州学院)
上一篇:“大走访·促合作”校领导带队走进惠阳
下一篇:我校杨桂森教授获评“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名教师”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